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0-04-20
    论著
    脊柱胸腰段疾病手术经膈肌胸膜外前入路的临床应用
    蔡永捍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前路经膈肌胸膜外前入路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病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手术入路技巧和相关并发症的防范。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9例胸腰段病变的患者,采用前路切除第11肋的经膈肌胸膜外前切口,暴露胸腰段椎体,施行各类脊柱手术。 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小时20分钟,病灶清除彻底,螺钉位置理想。无术后伤口感染、气胸及乳糜胸发生。29例平均随访19个月,无钢板断裂、植骨不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此手术切口比邻重要组织器官,手术风险较大,但只要医生熟悉解剖是安全的。此入路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脊椎病变的手术。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吴青松 凌亚非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43例, 其中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术1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术4例,胆管损伤修复重建2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结果:早期经腹腔充分引流治愈34例,再次手术5例中治愈2例,后遗胆外瘘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ARDS);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手术切除窦道治愈1例,经窦道注射硬化剂治愈1例。结论: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多与手术操作技术欠缺相关,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早期有效胆汁引流有利于胆漏痊愈。
    椎体成形术结合经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转移癌的疗效分析(附19例报告)
    周文钰 顾洪生 李振宇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于已经出现脊髓压迫的胸腰椎转移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2006— 2 0 09年本院收治19例脊柱骨转移癌并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手术患者 ,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固定结合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治疗 , 观察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疼痛、睡眠、食欲)改善程度和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 全组 19例患者中全部脊椎得到稳定, 术后患者的疼痛、食欲、睡眠获得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三月约78.9%的患者神经功能获得至少Frankel 1级以上恢复。结论:椎体成型术结合经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术式相对简单、安全并可有效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焦虑症状的临床研究
    陈业强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焦虑症状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西药三苯氧胺、中药乳癖消颗粒配合音乐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服三苯氧胺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卵泡期血清激素水平,应用贝氏焦虑量表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68.8%)(P<0.01)。两组治疗后E2、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PGN、TTE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是一种受病人欢迎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程新生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42例的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 术后全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9.6%),胆漏2例(占4.7%),肺部感染3例(占7.1%)。手术后疗效优良者35例,优良率86.8%。结石复发3例(13.2%)。结论 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的使用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可减低术后残石及结石复发率。
    大肠癌肿瘤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沈洁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在大肠癌肿瘤细胞的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2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组织因子的蛋白表达,分析组织因子的蛋白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肝转移等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肿瘤细胞中,组织因子蛋白的过度表达率为62.5%(20/32例);Duke分期高的大肠癌病例,肿瘤细胞的组织因子蛋白过度表达率较高;肿瘤细胞的组织因子蛋白过度表达的病例倾向于发生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结论 组织因子在大肠癌肿瘤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89例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
    范扬航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8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89例乳头溢液分别行区段切除,单纯乳房切除,改良根治术Ⅰ式。结果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7例,乳腺增生21例,导管扩张5例,导管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结论 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是乳管内乳头状瘤,其次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及导管癌。乳头溢液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应根据病理决定。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36例的体会
    石一峰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对36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结果:36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0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穿孔直径0.5~1.1 cm,手术时间30~185 min,平均75 min,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术后发现穿孔闭合不良,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余35例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4~8d,平均6.2d,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只要具备成熟技术,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
    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曾振平 喻万柏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以硬膜外麻醉作对照,观察其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NER)和硬膜外麻醉(EPI)。记录麻醉前,麻醉开始后15、30、45、60min,术后1h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效果。结果:麻醉开始后15min,EPI组病人DBP降低明显,随后30、45、60min及术后1h EPI组病人的SBP、DBP均明显低于NER组;NER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小于EPI组,恢复时间明显长于EPI组。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起效迅速,镇痛时间长,是老年病人进行单侧下肢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
    林奇生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6年1月~2009年4月,对28例30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根据骨缺损情况,必要时配合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加强功能锻练。结果 经6~4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11个月。患者手术前Bohler,s角平均为9.7°,术后为34.5°;Gissane,s角平均为103.2°,术后平均为132.5°。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22足,良4足,可4足,优良率86.7%。结论 跟骨解剖型钛钢板固定可靠,是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理想方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周伟 辛军 陆军 杜巍 周建平 李伟阳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对低射血分数(EF)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05 年 12 月至 2009 年 8 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OPCAB 冠心病患者,其中低射血分数患者41例,男性 36 例, 女性 5 例,经心脏超声,左室造影测量EF均低于 45% (平均35.7±9.20%)为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下行OPCAB手术。记录手术前EF,左室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末内径(LVDD)与术后一周和三月复查结果进行比较;手术前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CCS分级)与术后出院时NYHA和CCS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此外,测定手术前与手术后8小时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死亡 1 例,死亡率为2.43%,术后出现并发症 5 例,发生率为12.5%,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一周EF、LVSD与术前相比虽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LVDD明显缩小(P<0.05);术后三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 EF 值明显提高(P<0.05),LVSD未见明显缩小(P>0.05),LVDD明显减小(P<0.05);出院时34例(85%)患者NYHA分级较手术前有1-2级不同程度的改善,37例(93%)患者CCS分级较手术前有1-2级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前后Cr,BUN及PLT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30例患者随访1-2年,心绞痛症状消失,心肌缺血表现及活动耐力明显改善。结论:OPCAB安全、可靠,可减少手术创伤与体外循环(CPB)并发症,低EF冠心病患者实施OPCAB避免或减少了CPB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而远期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防治
    曾棉林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BNC)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BN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尿道行膀胱颈后唇切除,用冷刀切开膀胱颈部,再换用电切刀切除疤痕组织,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一次性手术治愈28例,复发4例,经再次或三次手术治愈。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刘庆余 张家云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3例CT和2例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肿块境界清楚,轮廓光滑,由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组成,增强扫描显著强化,动脉期瘤内见多条肿瘤血管影,平衡期肿瘤持续显著强化。MRI表现为T1WI与骨骼肌等信号,T2WI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病理学检查:肿瘤由交替性分布的梭形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组成,瘤细胞间含有粗细不均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CD34和Vimentin阳性。结论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瘤见可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性成分,T1WI与肌肉等信号,强化显著。CT和MRI对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腹膜;CT;MR;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方文广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评价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结果 按照Nakai分级标准,术后21例中优17例,良2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傅文海 刘庆余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SPTP患者6例。结果 2例SPTP病灶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1例胰体尾部均受累,瘤体直径约2~13cm,平均约6.8cm。CT表现:6例均为囊实混合性。圆形或椭圆形,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动态增强后实性部分早期轻度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囊变区始终不强化。肿瘤多有完整包膜。很少引起胆总管及胰管扩张。结论 CT对本病的定性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
    曾雪君 曾美苑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超早期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89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 h);50例未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 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39例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者死亡9例,肺部感染6例;50例延迟气管切开者死亡24例,肺部感染21例。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者行超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收血内活化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影响
    纪风涛 梁建军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回收血内血小板及白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ASAⅠ—Ⅲ级,年龄35~60岁,接受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所有病人均按标准程序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5000U/kg,以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对回收血内及回输自体血前后体内血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检测。 结果 自体回收血内含有一定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并且其活化程度显著高于体内血(P<0.05),使用乌司他丁后自体回收血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5),自体血回输后患者体内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活化程度显著增高且以B组更为明显(P<0.05)。 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液回收过程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激活,减轻活化血小板和白细胞回输后对机体的不良作用。
    氟脱氧葡萄糖和乙酸盐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荟萃分析
    刘欣 陈萍 刘海平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18F-FDG和11C-Acetate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材料与方法 使用相关检索词对Medline Pubmed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CNKI)进行检索,收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分,提取纳入文献的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5篇文献纳入本次荟萃分析,其中英文4篇,中文1篇;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分,文献得分占总分的78.8%,两种正电子药物联合显像对肝细胞癌的显示率可达到82.9%;肿瘤直径小于2cm、2-5cm之间及5cm以上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25%、45.9%、80.9%,Acetate为79.2%、80.1%、78.7%;1、2级分化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48%,Acetate为73.3%;3、4级分化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89.5%,Acetate为86.8%;肝功能Child A级时,FDG显示肝细胞癌的阳性率为59%,Acetate为72%,Child B级时,FDG和Acetate同样为63.6%;男性肝癌患者FDG阳性显示率为54.7%、Acetate为75.5%,女性FDG为65.4%、Acetate为69.2%。结论 Acetate和FDG对肝细胞癌显像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二者联合能提高肝细胞癌的显像效能。
    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
    向文东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16例,PFN固定35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2年的随方,骨折类型按AO分型,骨质疏松按Singh分级,DHS组1例A2型,4级术后发生髋内翻,PFN组1例A2型,3级术后发生髋内翻,2例A3型,4级术后发生髋内翻。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3~5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无疼痛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分级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手术创伤较小,更适用于骨质疏松明显的高龄患者。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临床对比分析
    刘家瑞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分析比较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DHS,和Gamma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和Gamma钉手术内固定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3年,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 :对于稳定型骨折,DHS和解剖锁定钢板及Gamma钉均固定牢固,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降低了护理难度,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康复良好。但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则Gamma钉内固定要优于DHS及解剖锁定钢板。
    Meta分析: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刘利东 黄金水 谭兆珍 刘玉仪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循证方法研究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级的关系,探讨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中外数据库中收集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的文献,制定严格的入选和剔除标准,最后入选的文献用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5.0对甲基化与TNM分级进行分析,计算合并的OR值。结果:共有5篇文献入选,NSCLC中I期与II-IV期差异分析显示在95%CI时,合并OR值为1.14(范围在0.93-1.39),Z=1.29,P=0.20>0.05,表明在早期和中晚期肺癌组织中RASSF1A甲基化程度不存在差别(P>0.05)。结论: 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分子诊断候选指标。
    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随访的比较
    李哲华 安云 陈巨深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应用于大肠癌术后随访的情况。[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术后病人,(男40例,女34例)在术后2年内每6个月分别进行结肠镜随访和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随访,用复发率、息肉检出率、吻合口炎或狭窄、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评估两种随访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结果] 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结肠癌术后复发率、息肉检出率、吻合口炎、淋巴结转移等的检出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 医护人员应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用于大肠癌术后的随访。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体会 (附106例报告)
    黄志明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106例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击碎结石的上尿路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性顾分析,总结该项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13d,106例患者中93例成功I期取净结石(87.7%)。平均尿液转清时间2.5d,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11d,平均7.5d。2例(1.9%)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术中无周围脏器损伤,术中均未输血。结论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
    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方法与护理体会
    张少容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3年至2009年256例TURP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用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URP术后必须及时发现处理膀胱痉挛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术后护理18例报告
    韩媛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术后护理。方法 对18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患者,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同时切实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定期冲洗膀胱;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性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术后获得11~95个月随访,患者的膀胱容量增加、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下降、肾功能改善。需长期间歇性清洁导尿者11例,其中1例因未按时导尿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经按时行间歇性清洁导尿后治愈。菌尿18例,其中1例因合并尿路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其余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对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低顺应性膀胱的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系统化岗前培训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何惠燕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了探讨运用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由总带教老师集中护生在入科的三天内,以相关理论知识讲授→情景模拟练习→跟班进行实际手术配合的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系统化的岗前培训。结果:通过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护生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有利于护生更为系统地学习手术室的专科知识,保证了护生接受统一的培训内容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和提高护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结论: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口咽入路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邱逸红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护理配合。方法 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物品准备齐全,加强手术体位的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重视术中病情的变化。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医生对手术护理配合满意,术后病人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手术人员配合默契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经口腔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围术期护理
    曾采采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口腔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0例经口腔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围术期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术后神经压迫症状缓解,肢体运动自如,颈椎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临床论述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312例报告)
    赵根隆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腹股沟疝病人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30分钟-90分钟,术后24h-36h下床活动。6例术后伤口持续疼痛,26例切口轻度异物感,8例切口下血肿;11例阴囊积液。无切口感染及引起其他并发症,2例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郁树亮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8月到2009年8月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45例 结果 死亡12例,33例存活,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测Ⅰ级4例(9.0%),Ⅱ级9例(20.0%),Ⅲ级14例(31.1%),Ⅳ级6例(13.3%),Ⅴ级0例。 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导航下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在寰枢关节融合中的应用
    霍智铭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lon骨折合并颅脑损伤骨折固定手术时机的探讨
    谢广渊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Pilon骨折合并脑损伤的疗效情况。方法:将66例Pilon骨折合并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急诊手术组30例和延期手术组36例。对2组患者的Ovadia疗效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急诊手术治疗组总体疗效好于延期手术组(P<0.05),两组的局部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是胫骨Pilon骨折合并脑损伤治疗的关键,宜依据脑损伤的程度和骨折局部软组织状况来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最大限度保护脑损伤,减少局部并发症,方能确保胫骨Pilon骨折的良好疗效。
    病例报告
    甲亢治疗后继发脓毒血症合并肠外瘘一例报道
    金杰波
    2010, 10(02):  0-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