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征稿简则
论文范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论文重合率自检
读者中心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0-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与临床研究
术中定向放疗推量照射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临床应用研究
胡小戊, 章乐虹, 何咏, 陈欣欣, 夏婷, 曹腾飞, 贾海霞
2020, 20(06): 689-69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
摘要
(
)
PDF
(11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
共69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18.8%(13/69)患者年龄少于45岁,52.2%(36/69)肿物大于2 cm,40.6%(28/69)组织细胞学分级3级,29.0%(20/69)病人有淋巴结转移。病人保乳术后采用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瘤床表面20 Gy剂量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待化疗完成(或伤口愈合后)2周后给予传统全乳外照射放射疗治疗(50 Gy,共25次,省略瘤床推量照射),评估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总共27.5%(19/69)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2.9%(2/69)患者出现血肿,8.7%(6/69)出现血清肿,7.2%(5/69)出现切口感染,8.7%(6/69)切口愈合延迟,切口中位愈合时间3.8(1.0~11)个月,中位随访24.8个月(12~51),2.9%(2/69)患者出现同侧乳房内复发,未出现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优、良者术后1年占89.9%,术后2年占89.7%。
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进行术中靶向瘤床推量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由于病人数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长远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联合诊断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临床实践
冯瑞卿, 傅仲带, 曹磊, 欧妍妍, 黄健东
2020, 20(06): 694-69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
摘要
(
)
PDF
(200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彩色多普勒在诊断乳腺纤维上皮肿瘤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因乳腺肿块进行超声诊断并接受组织学活检与手术切除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分纤维腺瘤组和叶状肿瘤组,共59例患者入组,纤维腺瘤组43例,叶状肿瘤组16例。所有患者均获得B超、SWE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平均弹性(E平均)、最大弹性(E最大)和血管信号由SWE和多普勒超声测定。
结果
两组的临床与超声特征包括:叶状肿瘤组病变的平均体积大于纤维腺瘤组(
P
<0.05),叶状肿瘤组的不均匀回声比纤维腺瘤组更多(
P
<0.05)。叶状肿瘤组BI-RADS分类高于纤维腺瘤组(
P
<0.05),叶状肿瘤的组织E平均和E最大显著高于纤维腺瘤组(
P
<0.05),叶状肿瘤组有较高的血流信号(与纤维腺瘤组比较,
P
<0.05)。另一方面,彩超和SWE的平E平均值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B超检查,E最大的特异度高于B超检查,敏感性略低于B超检查。E平均>40.4 kPa或高血流信号或E最大>48.2 kPa或高血流信号为标准的SWE和彩超联合应用可将诊断的敏感性和PPV提高到100%。
结论
与乳腺叶状肿瘤相比,纤维腺瘤有较低的僵硬度和较少的血管数量的倾向。联合应用SWE和多普勒超声中,平均弹性值和最大弹性值在鉴别可疑病例方面显示更高的诊断价值。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临床观察
陈壮浩, 李建明, 宋巍巍, 李伟, 郭锋满, 常建星
2020, 20(06): 699-70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3
摘要
(
)
PDF
(18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2015 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
结论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甘草治疗肝细胞癌的网络药理分析与潜在机制研究
马晓飞, 王喜城, 陈捷, 黎文信, 陈涛
2020, 20(06): 703-71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4
摘要
(
)
PDF
(56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甘草是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在肝脏等疾病的治疗得到广泛应用。但甘草治疗肝细胞癌(HCC)的药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阐明甘草潜在的抗肝癌作用。
方法
依据TCMSP和GeneCMS、OMIM数据库,获取甘草候选活性分子和潜在抗肝癌靶标,建立了疾病-靶标复合物网络。在甘草中挖掘出93种有效分子和89个靶标,GO和KEGG富集分析相关的分子机制。
结果
甘草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通路,HBV通路,HCV通路,细胞凋亡通路,TNF通路和MAPK通路等。PPARG,AR,ESR2和GSK3B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更密切;RAF1参与肝病相关的8条信号通路;EGFR和CCND1参与6种癌症相关途径。MYC和RB1参与3种肝脏相关途径。
结论
阐明甘草通过调节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相关的多种分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肝癌。
《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动力评价规范》的临床应用研究
陈志强, 曹立幸, 秦有, 蒋志, 陈其城, 甘华婵
2020, 20(06): 711-71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5
摘要
(
)
PDF
(10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动力评价规范》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相关的临床数据,统计分析考评该评价规范的可行性、科学性。
结果
应用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动力评价规范评价术后患者胃肠功能,与通常应用的评价指标中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评价结果相一致,同时,由于该标准涵盖了反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观和客观指标,因此,能够更全面反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论
《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动力评价规范》为术后胃肠功能相关临床、研究等工作提供了科学评价的工具。
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探析
詹尚欣, 刘鑫斌, 古旭莹, 江水华, 陈锭光, 张琳
2020, 20(06): 715-71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6
摘要
(
)
PDF
(1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676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血清肿分为血清肿组(
n
=56)和无血清肿组(
n
=162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危险因素。
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
OR
=1.499, 95%
CI
: 1.152~5.897,
P
=0.012)、疝分型(
OR
=6.599, 95%
CI
:1.876~14.183,
P
<0.001)、疝囊直径(
OR
=1.461,95%
CI
:1.088~5.811,
P
=0.002)、手术方式(
OR
=2.152,95%
CI
:1.166~7.801,
P
=0.006)及疝囊离断(
OR
=3.886, 95%
CI
: 1.361~11.129,
P
<0.001)为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结论
术前合并症、疝分型、疝囊直径、手术方式及疝囊离断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个体化治疗及精准解剖防治血清肿发生。
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道性结肠炎效果的研究
钟翠娜, 欧阳满照, 陈玲, 许锦欢, 邓秀芬, 岑泳莹, 胡惠玲, 李桢
2020, 20(06): 719-72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7
摘要
(
)
PDF
(13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道性肠炎的效果。
方法
将96位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1,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2,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三个月肠镜结果对比、回纳术后排便次数、腹痛、排粘液便、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估值。
结果
试验组1临床疗效高于试验组2和常规治疗组(
P
<0.05),试验组2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05),试验组1回纳术后并发症腹痛、粘液便、排便次数明显低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
P
<0.05),治疗后盆底肌力评估值试验组1和试验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无明显差别(
P
>0.05)。肠镜下结果有无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试验组1明显优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
P
<0.05)。
结论
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能提高改道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术后腹痛、排粘液便、排便次数增多症状,提高盆底肌力,减少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发生率,减少了远端肠管改道性结肠炎发生率。
过敏所致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治经验及文献复习
高敏楠, 张露, 杨艳旗, 江慧琦, 曾宽, 王萌
2020, 20(06): 723-72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8
摘要
(
)
PDF
(27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其病因及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关于此项疾病的研究及报道较少,亦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与规范的治疗方案。报道多为感染或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对过敏所致的此类疾病报道罕见,本文总结了成功诊治的一例此类患者相关诊疗经过,并做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同时提供一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
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下救治创伤致三尖瓣脱垂并房间隔穿孔
郑倩伟, 陈洁, 甘宇, 曹卫东, 郭素峡, 蔡立华, 沈利汉
2020, 20(06): 729-73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09
摘要
(
)
PDF
(18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救治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已显示出独特优势,应用日益广泛,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因出血风险大,限制其应用。近期,我院成功应用ECMO救治一例车祸致心脏三尖瓣脱垂合并房间隔穿孔的危重患者,预后良好,现回顾病例并结合文献总结诊疗经验及方案。
三芪丹对糖尿病兔股动脉狭窄的研究
莫伟, 许秀婷, 肖志勋, 张文智, 林奕霞, 周晖, 汪何
2020, 20(06): 732-73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0
摘要
(
)
PDF
(17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芪丹颗粒对糖尿病兔股动脉球囊扩张后血管的影响。
方法
将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中药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并予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和中药组采用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兔模型,糖尿病建模成功后均予高脂喂养,两个组均接受了球囊扩张股动脉术。造模完成后对照组予清水喂食,中药组予三芪丹颗粒溶液喂食。术后4周处死,然后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有量,ELISA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内皮素(ET)含有量,同时行HE染色后观察血管狭窄情况,并行油红O染色观察血管脂肪含量。
结果
三芪丹颗粒可改善FBG、TC、TG、HDL-C、LDL-C 含有量,降低外周血hs-CRP、IL-6、TNF-a、ET等炎症因子水平;病理结果提示三芪丹可减轻因球囊扩张造成的内膜增殖和管腔狭窄。
结论
三芪丹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实验兔股动脉球囊扩张后的血管病变。
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林茂晖, 詹梦熊, 郑霖飞, 刘盛泽
2020, 20(06): 736-74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1
摘要
(
)
PDF
(10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干预组(
n
=30)和对照组(
n
=31),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手术干预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神经生化物[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认知功能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血管通畅情况。
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100β、MBP、NSE显著更低(
P
<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OD显著更高,MDA显著更低(
P
<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MOCA评分显著更高(
P
<0.05)。
结论
支架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生化物、氧化应激因子和认知功能,提高术后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选择:单中心经验
李勇辉, 彭新治, 陈志波, 沈润楠, 黄楷
2020, 20(06): 741-74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2
摘要
(
)
PDF
(12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是相对罕见的一类疾病,其最佳治疗方式仍然未能确定,本研究拟总结本中心治疗ISMAD的临床结果和经验。
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
结果
共有29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8名患者为男性,1名患者为女性。有腹痛症状症16例。平均年龄为56.9±10.2岁。按照Yun分型,本研究包含12例Ⅰ型病变,8例Ⅱa型,8例Ⅱb型和1例Ⅲ型病变。共有13例接受观察治疗,5例行保守治疗,11例行腔内治疗。其中,1例接受腔内治疗者仍表现为腹膜炎,遂行开放手术。对于I型病变,均采取了观察治疗;对于Ⅱ型病变,采用保守治疗或者腔内治疗,对于Ⅲ型病变,采用腔内治疗基础上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后无腔内相关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2(1~48)月,4例接受观察治疗的患者失访。接受肠切除的病例,有反复的出血的表现,遂停用抗凝,其随访4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结果显示,植入的支架通畅在位。余植入的支架通畅。未植入支架的病例,未见病变进展。
结论
观察治疗适用于无症状的ISMAD患者,保守治疗和腔内治疗适用于有症状ISMAD患者,开放手术适用于有肠坏死的患者。Yun分型可用于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
经胸壁肺动脉导管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张露, 高敏楠, 江慧琦, 曾宽, 杨艳旗
2020, 20(06): 746-75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3
摘要
(
)
PDF
(128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证明通过经胸壁肺动脉导管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PAP)的可行性,并研究心脏术后患者PAP变异性与术前危险因素、30天全因死亡率、术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
将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施行开胸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并术中放置经胸壁肺动脉导管(TPAC)的526位患者纳入本研究。连续监测术后PAP,计算出肺动脉压力-时间曲线超出压力正常范围的面积,该面积表示了PAP在监测期间总的变异性。单位时间变异性越大(AVPAPs and AVPAPd),代表术后肺动脉压力变异性越大。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对肺动脉压力变异性与30天全因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计算所得的肺动脉压力变异性(AVPAPs=7.79±7.51 mmHg,AVPAPd=7.75±4.50 mmHg)。对AVPAPs和AVPAPd与30天全因死亡率分别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均与30天全因死亡率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VPAPs OR值为1.050(95%CI:1.025~1.11),
P
=0.001;AVPAPd
OR
值为1.105(95%CI:1.025~1.191),
P
=0.009。AVPAPs与30天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可以与纳入回归分析的其他危险因素相拟合,拟合度良好(
P
=0.748)。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心脏外科术后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超出正常范围的变异性与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变异性越大,预后越差。术后肺动脉压力变异性与术后肺部感染率、术后房颤发生率同样有相关性。
即时检测全血降钙素原在急诊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
冯碧娟, 施旖旎, 钟裕兰, 吴浩, 余涛, 陈飞霞
2020, 20(06): 753-75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4
摘要
(
)
PDF
(11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即时检测(POCT)全血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急诊临床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POCT法对疑诊感染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PCT测定,将结果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与中心实验室相比,POCT法显著缩短了临床周转时间(TAT)。通过kappa检验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表明,以0.5 ng/mL和2ng/mL为临界点,kappa系数分别为0.786和0.923,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
结论
POCT法检测PCT快速可靠,适用于急诊临床工作。
夹板固定和皮肤牵引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固定的效果比较
黄晓莹, 张燕, 陆映霞
2020, 20(06): 757-76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5
摘要
(
)
PDF
(10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夹板固定和皮肤牵引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固定的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按照术前固定方式分成夹板组和牵引组,每组33例。夹板组患者术前采用夹板固定,牵引组患者术前采用皮肤牵引固定。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舒适程度、疼痛程度和满意度。通过制动舒适度问卷(ICQ)评估患者在术前固定期间的舒适水平。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固定后15 min、1 h和2 h夹板组患者舒适评分均显著高于牵引组患者(
P
<0.05)。固定后1、2、3、4、5、6和7 d夹板组患者ICQ评分显著高于牵引组患者(
P
<0.05)。固定后15 min、1 h、2 h以及1、2、3、4和5 d夹板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牵引组患者(
P
<0.05)。固定后1、2、3、4、5、6和7 d夹板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牵引组患者(
P
<0.05)。夹板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牵引组患者(
P
<0.05)。
结论
术前夹板固定较皮肤牵引可进一步减小粗隆间患者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观察
沈涛, 卢珠明, 段楚骁, 张东熙, 叶敏, 林志潮
2020, 20(06): 762-76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6
摘要
(
)
PDF
(10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剑突组)与胸腔镜辅助(胸腔镜组)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不同及优势。
方法
2016年至2019年我科收治漏斗胸手术患者59例,平均年龄16±3.82岁,33例行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Nuss手术,26例行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比较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等。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剑突组与胸腔镜组在年龄,Haller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剑突组出院时间短于胸腔镜镜组。术后6 h至术后24 h,疼痛感明显增强,而术后48 h疼痛则减轻,而术后24 h剑突组疼痛感较胸腔镜轻,有统计学意义。剑突组术后胸腔积液(33.3%)发生率高于胸腔镜组(15.4%),而剑突组气胸(27.3%)发生率则低于胸腔镜组(42.3%)。胸腔镜组一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术后2周出现心包积液,双侧大量胸腔积液,治疗后康复出院,其余患者均平稳。
结论
针对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非胸腔镜剑突下小切口与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均无明显差异,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而针对非对称或复杂漏斗胸,剑突下小切口安全性则更有保证。
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合理性Meta分析
李洪彬, 刘楠
2020, 20(06): 766-77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7
摘要
(
)
PDF
(2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无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方法
以“Internal Fixation”、“Arthroplasty”、“No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Elderly”为英文检索词,以“关节置换术”、“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老年”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了MEDLINE、Ovi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入组标准为70岁以上;Garden Ⅰ或Ⅱ股骨颈骨折;螺钉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术比较的研究。主要结果是再手术率。次要结果包括死亡率、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由两位研究人员从纳入的研究中独立提取数据。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量合并。
结果
在901篇筛选的文章中,5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共有28591名患者(14296名接受关节置换术,14295名接受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再手术率高于关节置换组(
OR
:0.02,95%
CI
:0.43~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
=3.46,
P
=0.00)。两个治疗组之间的一年死亡风险、并发症及Harri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对于无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可降低再手术率,优于内固定治疗。对老年无移位股骨颈骨折行一期关节置换术具有合理性。
腰椎间盘MRI局限性高信号对下腰痛诊断的临床意义
何永忠, 刘爽, 张文俊
2020, 20(06): 771-77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8
摘要
(
)
PDF
(11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MRI局限性高信号区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对照,以提高对该征象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35例下腰痛患者伴有腰椎间盘MRI局限性高信号区的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诊断,对照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腰椎间盘MRI局限性高信号区MR矢状位T2WI图像呈圆形(71.4%),弧形(20.0%)或放射状(8.6%),病灶表现以圆形常见。轴位像为条状或梭形,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一致;高信号出现的位置与临床症状相符合。
结论
腰椎间盘MRI局限性高信号区对诊断腰椎间盘性下腰痛有一定的特异性,出现该征象可提示椎间盘纤维环撕裂,为下腰痛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锌指蛋白521在肾母细胞瘤的表达及转录调控预测研究
胡师华, 韦康来
2020, 20(06): 774-78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19
摘要
(
)
PDF
(74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锌指蛋白521(ZNF52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诊断价值,预测ZNF521相关基因及靶基因,分析相关功能及调控机制。
方法
基于TARGET、GTEx和GEO数据库中RNA-seq数据,筛选肾母细胞瘤差异基因,计算ZNF52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使用诊断Meta分析评估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出ZNF521的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基于Cistrome DB下载ZNF521的ChIP-Seq数据预测ZNF521潜在靶基因,将肾母细胞瘤差异基因、ZNF521相关基因以及潜在靶基因取交集作为最佳潜在靶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功能注释。
结果
共纳入185例肾母细胞瘤组织和69例非肿瘤肾组织的RNA-seq数据,ZNF52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MD=3.385,95%
CI
: 1.024~5.747,
P
=0.005),S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95%
CI
:0.970~0.990)。富集分析显示,ZNF521相关基因显著富集的功能和疾病包括DNA复制、细胞周期、肾脏发育、泌尿系统癌症。最终获得101个最佳潜在靶基因,其中FGFR1涉及细胞代谢、细胞分裂、胚胎发育等多个生物过程,并且在蛋白互作网络中与存在相似功能的IGF2、EZH2存在潜在互作关系。
结论
ZNF521在肾母细胞瘤样本中高表达,ZNF521相关基因及最佳预测靶基因与肾母细胞瘤密切相关,可能作为临床上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的潜在靶点。
综述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李文韬, 李汉卿, 黄沾任, 陈念平
2020, 20(06): 784-788.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0
摘要
(
)
PDF
(10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腹腔镜、胆道镜等技术的发展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更新,荒置了一个世纪的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再次成为研究热点。一期缝合可分为三种方式:单纯一期缝合、一期缝合联合内引流、一期缝合联合外引流。虽然目前已有多项Meta分析证实了一期缝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也有不少学者担心一期缝合可能会增加术后胆漏、胆道残石、胆道狭窄等风险。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是留置T管还是一期缝合,目前国内外仍没有共识。
多模态乳腺肿瘤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级诊断的研究进展
陈继鑫, 孔恒
2020, 20(06): 789-79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1
摘要
(
)
PDF
(22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肿瘤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包括超声、钼靶、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单一医学影像技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使用多种影像学技术联合诊断能提高分级诊断效率。临床亟需一个高度智能的乳腺肿瘤诊断系统,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整体诊断效率,降低漏诊误诊率。而图像特征提取是乳腺肿瘤诊断系统研制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本文回顾了超声、钼靶和MRI之间联合使用对乳腺癌进行分级诊断的研究方法,就多模态乳腺肿瘤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级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乳腺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郭玉娟, 冯映业, 王永南, 严珊珊
2020, 20(06): 796-80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2
摘要
(
)
PDF
(10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Epigenetics)所导致的基因表达异常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以及非编码RNA等。乳腺腺的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分子事件,具有独特的DNA甲基化特征,既往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文将对DNA甲基化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进展
何易祥, 王文己
2020, 20(06): 801-80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3
摘要
(
)
PDF
(103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特殊的膝关节内骨折,为交叉韧带牵拉导致的撕脱性骨折,常见于青少年人群,临床上较少见。因损伤易导致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因此需早期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关节粘连、膝关节炎等并发症出现。本文就胫骨髁间棘骨折的诊断、骨折分型、检查、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病例报道
中耳淋巴上皮瘤样癌一例
邬慧倩, 李志娟, 卞丽娟
2020, 20(06): 805-80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4
摘要
(
)
PDF
(24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梗死后致华勒变性1例报告
张博浩, 陈蕾
2020, 20(06): 807-80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5
摘要
(
)
PDF
(179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疏漏和差错的初步探索
黄丽霞, 潘虹, 赖春兰
2020, 20(06): 810-81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6
摘要
(
)
PDF
(10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压力性损伤患者及高危患者的护理遗漏的发生和原因。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各专科住院的患者和相关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抽查性调查方式记录我院压力性损伤患者及有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对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素的认识和完成情况,住院病人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执行情况和差错。
结果
共有161名护士和359例患者参与。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年龄在26至30岁之间,平均工资年限8.6年(3~17年)。收集数据的时间以夜班检查为主(39.75%),其次是早班(35%)和下午班(22%)。调查的患者例数最大比例为内科(23.6%),其次依次是外科、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分别为19.1%、17.4%、14.6)。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25±6.3(2~47)天。护理记录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出院教育(25.77%)、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建议(4.11%)、完善的压力性损伤护理(3.0%)、记录压力性损伤的易发因素(2.9%);回答和操作错误是如何皮肤护理/伤口护理(16.32%)、患者要求帮助如厕(5.5%)。临床实际操作中,出现最多问题(未执行或执行不当的护理项目)包括气动床垫的使用(36.92%)、尿布干净干燥(12.42%)、维护患者的日常卫生(11.32%)、固定引流管得当(11.15%)、尿失禁会阴部潮湿(10.13%)。导致护理遗漏或差错的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的不足。
结论
压力性损伤风险或患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中,护士们的认知和具体实践存在差异,护理遗漏的发生和原因由多方面因素所然。
蒙脱石散联合Vit.Bco治疗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黄婉芸, 邱逸紅, 颜洁, 董颖
2020, 20(06): 814-81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7
摘要
(
)
PDF
(103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Vit.Bco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血液内科住院行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继发口腔溃疡的102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漱口水漱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联合Vit.Bco糊状物涂抹在溃疡处,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溃疡恢复及疼痛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治愈率为94.33%,对照组口腔溃疡治愈率为77.5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29±1.09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2.97±1.12分,两组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本研究中,蒙脱石散联合Vit.Bco能有效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但确切疗效尚需多中心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PDCA循环方法在术中压力性损伤管理应用的探讨
邱逸红, 谭淑芳, 冯丽君, 梁敏, 梁艳芳
2020, 20(06): 818-82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8
摘要
(
)
PDF
(101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降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价值。
方法
于2018年1至12月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对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手术中发生的77例术中压力性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开展PDCA活动前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结果
开展PDCA活动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284%降至活动后0.113%,改善幅度达到151%。
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显著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梁群英, 吴悦欣, 邱海玫
2020, 20(06): 821-82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6.029
摘要
(
)
PDF
(102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行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10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NRS-2002评估结果结合电话、微信随访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放化疗结束7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及住院总费用比较的差异。
结果
放化疗结束7天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日及住院总费较对照组低。
结论
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及降低住院总费。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相关下载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参考文献endnote模板
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论文重合率自检
维普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