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8-20
    论著与临床研究
    具核梭杆菌通过下调LCN2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朱畅, 傅宇翔, 夏利刚, 李方, 黄凯斌, 孙逍
    2020, 20(04):  411-41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1
    摘要 ( )   PDF (24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具核梭杆菌(Fn)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的肠镜受检者,共选取15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术前与术后分组),和15例无结直肠疾病的肠镜受检者(健康组),qPCR检测粪便样品中具核梭杆菌的丰度;CCK-8和Transwell分别检测具核梭杆菌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转录组微阵列分析具核梭杆菌对结直肠癌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差异基因,并加以功能验证。结果 qPCR结果显示具核梭杆菌在术前组中的丰度显著高于术后组和健康组;具核梭杆菌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脂质运载蛋白-2(LCN2)mRNA相对含量在具核梭杆菌感染的结直肠癌细胞中显著下调。过表达LCN2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侵袭能力,而具核梭杆菌能够可以抑制LCN2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LCN2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效应。结论 具核梭杆菌能够通过下调LCN2的表达来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为LCN2作为预防和治疗与具核梭杆菌相关的结直肠癌的靶点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经腹探查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宋小锐, 林齐睿, 周万邦, 钟立明, 尹耀新, 熊沛, 欧希, 林泽伟, 刘吉奎, 刘晓平
    2020, 20(04):  416-42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2
    摘要 ( )   PDF (12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腹探查的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le-TEP)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0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施行的434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其中226例行预先经腹探查的TEP(le-TEP组),208例行传统TEP(TEP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漏气入腹率、中转手术率、出血量、手术时间、精索腹壁化时间、NRS疼痛评分、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真性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TEP组的OCH发现率(19.0%)大于TEP组(2.4%)(P<0.001)。Le-TEP组的联合手术率(6.6%)大于TEP组的联合手术率(1.4%)(P<0.05)。Le-TEP组的假性复发疝发生率(1.0%)低于TEP组的假性复发疝复发率(6.1%)(P<0.05)。结论 Le-TEP术式安全,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OCH的检出率,使联合腹腔镜手术同期进行成为可能,减少成人腹股沟疝假性复发疝发生率。
    老年患者应用自膨式金属支架作为结肠癌急性恶性肠梗阻择期手术的临时处理手段的短期评价
    庄志浩, 欧阳秋伟, 陶世明, 霍景山, 吴岷翰, 韩新峰, 贺友
    2020, 20(04):  421-42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3
    摘要 ( )   PDF (12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恶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价值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至2017年作者收治的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接受SEMS处理23例(SEMS组),未使用SEMS的急诊手术患者31例(no-SEMS组),所有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后30天的随访。SEMS组16例采用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7例实施开放手术;no-SEMS组均为开放手术。SEMS组术后恢复总体较no-SEMS组良好,如较短的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的肠外营养时间、较短的住院时间和较少的术后并发症总数(均P<0.05)。但SEMS组术前发生1例肠穿孔、2例SEMS移位需要紧急处理。结论 针对结肠癌导致的恶性肠梗阻,SEMS内镜结肠支架置入术作为择期手术的桥梁,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但是应该尽量避免SEMS操作并发症。
    SUB1在肝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黄勇平, 唐德钧, 刘冬, 张环, 唐光华, 都敏, 杨小兰
    2020, 20(04):  425-43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4
    摘要 ( )   PDF (324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TCGA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SUB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价SUB1在肝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及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分析受SUB1影响的细胞通路。方法 下载TCGA的肝癌队列RNA-seq数据,通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后分析其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的表达变化,进一步在Oncomine数据库中进行分析验证;根据SUB1中位数表达量将TCGA数据库肝癌队列患者分为高表达及低表达两组,进行总生存(OS)分析及无复发生存(RFS)分析;GSEA及GSVA方法用于分析受SUB1调控的细胞通路。结果 SUB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1;高表达SUB1的肝癌患者OS及RFS均低于低表达SUB1的肝癌患者;高表达SUB1可激活细胞周期、DNA复制等细胞通路。结论 SUB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 SUB1可以作为肝癌患者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SUB1高表达激活了DNA复制及细胞周期等细胞通路。
    3D腹腔镜在胰岛素瘤手术中初步应用探讨
    叶勇, 伍远维, 李俊龙, 黄耘
    2020, 20(04):  431-43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5
    摘要 ( )   PDF (17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胰岛素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3D腹腔镜治疗胰岛素瘤的资料,并通过视频回顾统计每百次钳夹失误数,并与2D腹腔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参与手术者进行主观感受调查。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3D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统计每百次钳夹失误数,其中3D组为7.85±1.67次,2D组为18.96±4.48次,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调查问卷提示3D腹腔镜术野暴露、手术操作等得到认可。结论 3D腹腔镜有助于精准操作,有助于胰岛素瘤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
    腹腔镜技术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体会
    张平, 彭晓锋, 林建涛, 王建锐, 陈金欣, 林峻岭
    2020, 20(04):  435-43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6
    摘要 ( )   PDF (243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0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171(132~23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60(20~250)mL,10例患者均行一期切除吻合和预防性回肠造口,中位腹部切口长度为8(9~10)cm,中位淋巴结清扫总数17(12~25)个。术后第1天均恢复流质饮食,术后排气中位时间为1(1~3)天,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1(1~2)天,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7(6~12)天。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MRSA感染的临床分析及研究
    张华耀, 叶华, 林思园, 刘海平, 张致远, 李想娣, 梁宝珍, 张利华
    2020, 20(04):  440-44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7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利福平加左氧氟沙星治疗乳腺脓肿社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机理研究。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脓肿MRSA感染病例共86例,分为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左利组)、万古霉素(万古组)抗感染治疗组, 观察各组的治愈率、MRSA清除率、治疗时间、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别制作浓度梯度变化的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及上述两药联合的琼脂M-H平皿,接种MRSA细菌后分别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以及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 左利组和万古组治愈率分别93%、97%,无统计学差异(P>0.05);MRSA清除率均为100%;治疗时间分别8.8、9.1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菌素费用分别700元、2000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利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4%,万古组12.2%,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外细菌实验表明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联合应用,可以缩小各自对MRSA的MIC及MPV,缩窄MSW,其中利福平较为明显。结论 对于社区感染的乳腺脓肿MRSA感染患者,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愈率高、费用低、副作用少,可作为是临床医师重要选择之一;同时联合用药后降低其对MRSA的MPV,缩窄MSW是其抗菌的重要机理之一。
    CT和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膈顶部复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分析
    张弋, 李强, 赵斌
    2020, 20(04):  444-44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8
    摘要 ( )   PDF (12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CT-FRA)治疗膈顶部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膈顶部复发性小肝癌患者69例,其中36例采用CT-FRA治疗为CT-FRA组,33例采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FRA)治疗为L-FRA组。对比两组平均消融时间、活性肿瘤残留率、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存活时间及1、3年肿瘤局部进展率、总体生存率。结果 两组平均消融时间、活性肿瘤残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CT-FRA组住院时间短于L-FRA组,住院费用低于L-FRA组(P<0.05);两组1、3年肿瘤局部进展率、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FRA、L-FRA均是治疗膈顶部复发性小肝癌的有效手段,但CT-FRA相对经济、简便、安全。
    RPH与PPH分别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的手术分析
    黄玉宝, 陈至玉, 周雄
    2020, 20(04):  448-45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09
    摘要 ( )   PDF (124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弹力线自动痔疮套扎术(RP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分别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中重度混合痔的高龄患者100例,根据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行PPH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RPH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直肠肛管压力无显著变化,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肛门功能,在中重度混合痔高龄患者中疗效显著。
    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
    李勇辉, 陈志波, 陈钦昌, 田圳銮, 陈镇宏, 黄楷
    2020, 20(04):  452-45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0
    摘要 ( )   PDF (12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sDVT)的疗效及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 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所有在我院诊断为sDVT,并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并分析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名患者,其中男性11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35.2±11.7岁。溶栓入路采用足背静脉者8例,采用腘静脉7例,采用对侧股静脉和股动脉者各1例,联合或者序贯采用足背静脉和腘静脉者有6例。辅助采用球囊扩张、支架者或者血栓清除者有6例。溶栓过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溶栓后,分别有6例实现完全溶解,8例实现部分溶解,9例无明显缓解。其中,采用辅助策略的例患者均实现了完全溶解或者部分溶解。术后大腿和小腿的腿围分别减小2.8(2.4)cm(P=0.003)和3.8(2.9)cm(P=0.001)。结论 对于sDVT患者,溶栓治疗仍然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溶栓入路根据病变范围和溶栓效果灵活采用。辅助策略包括球囊、支架、AnjioJet血栓清除装置等,可能提高溶栓的效果。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体会
    叶俊, 杨劼, 古卫权, 杨胜利, 王飞, 肖叶, 张小文, 罗灵均, 赵宁, 吴玲玲
    2020, 20(04):  456-45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1
    摘要 ( )   PDF (15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共21例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21~57(39.5±9.2)岁,21名患者均为下肺病变,包括左下肺13例,右下肺8例;叶外型1例,叶内型20例,术前均行增强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肺叶或肺段切除20例,中转开胸1例。结果 胸腔严重粘连者8例,行下肺叶切除术20例,下肺后基底段切除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67.3±61.5)min,术中出血量(157.3±30.2)mL,术后带管时间(5.3±1.6)天,术后住院时间(6.2±1.5)天,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1例无失访,随访时间7~59个月,21例患者复查胸片或CT无复发。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安全可行,术前合理的检查评估和术中对隔离肺异常血管的合理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VAV-ECMO抢救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1例报告及经验分享
    石粉梅, 麦汉滔, 郝鹏, 何清, 张克林
    2020, 20(04):  460-46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2
    摘要 ( )   PDF (170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VAV-ECMO抢救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风险控制。方法 通过对我院治疗的1例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学习,评估VAV-ECMO治疗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风险。结果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是ECMO治疗的难点,VAV-ECMO是抢救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新方法。结论 VAV-ECMO为抢救多发伤致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提供新方法,风险评估是关键。
    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顾威庭, 赵俊文, 赵东明, 成侃, 蔡瑜
    2020, 20(04):  463-46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3
    摘要 ( )   PDF (133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侵袭组(n=12)和大骨瓣组(n=26)。微侵袭组给予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骨瓣组采用基底节区改良翼点入路,骨窗大小约为6 cm×8 cm。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侵袭组患者总好转率为91.67%,高于大骨瓣组的7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侵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P<0.05),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手术前(P<0.05),微侵袭组患者NDS评分明显低于大骨瓣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相比,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
    “深肌松”在肥胖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陈美贤, 杨雪莹, 廖朝霞, 叶西就, 陆福鼎
    2020, 20(04):  468-47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4
    摘要 ( )   PDF (12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深肌松”方案在肥胖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的肥胖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中度)肌松组(M组)和深肌松组(D组)。两组采用统一的镇静镇痛方案,其中M组诱导时予顺式阿曲库铵0.15~0.2 mg/kg iv,之后每间隔约45 min~1 h单次静推顺式阿曲库铵5 mg维持;D组诱导时则予罗库溴铵0.6 mg/kg静注,PTC=1~2时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连续输注,切皮前予罗库溴铵0.6 mg/kg iv,当神经肌肉阻滞开始恢复时以5~10 μg/(kg·min)泵注。比较两组诱导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于诱导前(T0)、手术开始1小时(T1)、术毕时(T2)及离开PACU前(T3)抽取动脉血2 mL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乳酸、血糖等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M组相比,D组插管时间、苏醒时间较短,拔管后VAS疼痛评分及躁动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刻相比,T2、T3时刻D组的乳酸、血糖值较低,与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肌松组相比,“深肌松”麻醉方案可缩短该类患者插管时间,加速苏醒,减轻术后疼痛和躁动应激,或可改善总体麻醉质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冯传顺, 刘云飞, 彭乃雄, 邓灵, 王细生
    2020, 20(04):  472-47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5
    摘要 ( )   PDF (12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T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的作为观察对象(TPKEP组,n=44),将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TURP组,n=42),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数据和术后性功能状况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TPKEP组患者手术时间65.4±15.8 min、术中出血量231.3±77.5 mL及导管留置时间5.5±0.6 d,TURP组患者手术时间76.8±16.9 min、术中出血量346.2±81.4 mL及导管留置时间6.0±0.7 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KEP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逆行射精发生率低于TURP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射精痛和性欲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P相比,TPKEP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较小。
    1470nm激光治疗75岁以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短期随访
    温剑辉, 邹伟波, 杨志添
    2020, 20(04):  476-47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6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75岁以上患者经尿道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 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尿道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流量(Qmax)、残余尿(PV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在术后1年内的变化,包括PVR>150 mL以及前列腺体积>50 mL的特殊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 在所有62例患者中,58(93.5%)6个月内症状明显缓解,平均IPSS和QOL评分显著下降,并在整个随访期内保持不变;平均PVR从术前的近150 mL下降到32 mL(6个月)和30 mL(12个月),平均Qmax从11.2 mL/s增加到1个月时的峰值14.1 mL/sL,12个月时达到14.2 mL/s,其中,PVR>150 mL以及前列腺体积>50 mL的患者的上述各项参数与总体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明显改善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前列腺体积和术前残余尿量不影响手术效果。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睾丸血供及生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仵永泉, 石毅军, 邓静, 张周文, 张彩云
    2020, 20(04):  480-483.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7
    摘要 ( )   PDF (12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腹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睾丸血供及生精功能影响。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集在医院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患者,共41例,比较其术前、术后7天、术后6月精子浓度、精子活力、血清卵泡刺激素(FSH)、血清抑制素B(IHN-B)、睾丸体积、睾丸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PSV)的差异。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及术后6月精子浓度、精子活力、血清卵泡刺激素、血清抑制素B、睾丸体积均无明显差异,而PSV在术后6天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肿、手术时间延长是术后睾丸血供异常的风险因素。结论 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睾丸生精功能无显著影响。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初探
    袁小旭, 邱剑光, 朱雨沫, 林雪花, 庞国福, 邓建, 谢群
    2020, 20(04):  484-487.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8
    摘要 ( )   PDF (12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例,经直肠组187例,经会阴组68例。结果 经直肠组阳性穿刺率为34.7%,经会阴组阳性穿刺率为29.4%,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后经直肠组和经会阴组的血尿发生率分别为40.1%、42.6%,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6.9%、7.3%,直肠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经直肠组和经会阴组的会阴肿胀的发生率分别为2.6%、13.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均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两者穿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各有特点。
    不同类型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术后患者的早期活动的影响
    周密
    2020, 20(04):  488-49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19
    摘要 ( )   PDF (12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ITF)及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手术的患者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O分型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2.2和A2.3患者(A22+A23组),第二组为A3.1和A3.2患者(A31+A32组)。评估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随访、死亡率、术后复位、尖顶距(TAD)和Parker-Palmer活动评分(PPM)。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患侧、ASA评分、麻醉类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TAD值、复位值、死亡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A22+A23组患者的运动评分明显高于A31+A32组(P<0.05)。结论 虽然TAD值与骨折复位状态无相关性,但A3型患者的PPM评分明显较差。因此,PFNA治疗术前AO分型为A3型的骨折比A2型的骨折疗效更差。
    不同年资医师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SneppenⅡ型距骨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杜瑞, 杨佳林, 朱晓东, 邓明明, 孙广超, 尹刚, 付炳金
    2020, 20(04):  492-495.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0
    摘要 ( )   PDF (16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SneppenⅡ型距骨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28例Sneppen Ⅱ型距骨体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4个组别:低年资医师传统组(A组)、低年资医师3D组(B组)、高年资医师传统组(C组)、高年资医师3D组(D组),每组各7例患者,共28例患者。B组和D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距骨3D模型,术前进行模拟手术以及制定合适的手术入路。对比分析每组的术前谈话时间、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及满意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Maryland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及D组术前谈话时间、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及满意度、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均小于A组以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B组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治疗Sneppen Ⅱ型距骨体骨折中对低年资医师帮助较大,能明显缩短低年资医师成长年限,对高年资医师也有帮助。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桡骨小头HotchkissⅢ型骨折的处理策略选择:内固定或置换?
    郑伟坤, 汤俊芬, 戈涛, 蔡维山
    2020, 20(04):  496-502.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1
    摘要 ( )   PDF (35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保留桡骨小头内固定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桡骨小头Hotchkiss 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类骨折的处理策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3例伴桡骨小头HotchkissⅢ型骨折的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就桡骨小头的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例行保留桡骨小头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内固定组,13例行桡骨小头切除后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者为置换组。对所有患者行至少1年,结合手术相关指标、肘关节功能评分、成本-效益分析、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等综合分析两种方案处理恐怖三联征中桡骨小头Hotchkiss Ⅲ型骨折的医疗、经济效益并作比较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内固定组长于置换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当天疼痛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示,置换组总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其中其肘关节疼痛、功能范围恢复均优于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稳定性、日常活动完成情况评分对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质量-效益分析显示,内固定组治疗费用低于置换组(P<0.05),治疗效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置换组(P<0.05),术后1年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TTE中该类复杂骨折,从而恢复肘关节日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桡骨小头置换术创伤较小,功能改善较优,但内固定术治疗效益及患者满意度更高。
    两种自体动静脉瘘术式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与分析
    彭艳斌, 褚云峰, 陈仲, 万圣祥, 肖颖峰
    2020, 20(04):  503-50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2
    摘要 ( )   PDF (12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应用。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自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管通路类型分为2组:头静脉-桡动脉AVF(桡-头AVF组,n=161)、尺动脉-贵要静脉AVF(尺-贵要AVF组,n=32)。通过查询住院病历、门诊记录、随访记录,通过血管通路(AV)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DUS)等检查,观察和记录记录的患者内瘘成熟、功能障碍、管腔狭窄等信息。结果 在纳入的193例中,92例(47.7%)在AV建立前使用中心静脉插管(CVC)进行血液透析,平均使用时间为134.8±66.2 d。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实验室检查、ESRD病因和伴发疾病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4例(7.4%)放弃VA,21例(10.8%)因各种原因死亡;28例(14.7%)因静脉瘘管失功不能使用VA,其中13例(6.8%)接受二次或改良手术。桡-头AVF组和尺-贵要AVF组在上述数据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VF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栓、血肿形成、感染、动脉瘤形成、管腔狭窄和静脉瘤样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在建立AV后的各种原因的死亡以及导致AVF失败或弃用的相关因素涉及到年龄、外周血管疾病、桡动脉直径有关,但与手术方式选择无关。结论 AVF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术中输液加温对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组织氧合灌注和苏醒期的影响
    杨雪莹, 张雪荣, 徐永腾
    2020, 20(04):  507-51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3
    摘要 ( )   PDF (12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术中输液加温对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组织氧合灌注和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ASA分级Ⅰ或Ⅱ级拟开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对照组、输液加温组(加温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加温组患者在常规保温措施的基础上术中使用输液加温仪持续输液加温,温度设置为41℃。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 h(T2)、手术开始2 h(T3)、术毕(T4)时的鼻咽温、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动脉血乳酸(AB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寒颤、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及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加温组T2、T3、T4时的鼻咽温、ScvO2均较对照组高(P < 0.05),ABL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加温组麻醉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寒颤、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躁动评分(RS)更低、Ramsay镇静评分(RSS)及患者麻醉满意度更高(P < 0.05)。结论 术中输液加温可保证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良好组织氧合灌注,有利于快速麻醉复苏,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寒颤及躁动发生,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PCV-VG和VCV模式对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腔镜手术通气功能的影响研究
    吴耀滨, 谭艺平, 朱海滨, 邓秋红, 叶凤卿
    2020, 20(04):  512-51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4
    摘要 ( )   PDF (12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腔镜手术中,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压力和呼吸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 40例在头低脚高位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ASAⅠ级和Ⅱ级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CV组(n=20)和PCV-VG组(n=20)。麻醉诱导后,两种通气方式下,目标潮气量(VT)为8 mL/kg。计算峰值和平均吸气压力、动态顺应性、呼气VT、氧合指数和生理无效腔,仰卧位下麻醉诱导后5 min T1处记录,气腹稳定后5 min为T2,气腹30°头低脚高位后的15 min和60 min分别记为T3和T4。结果 PCV-VG组吸气峰压明显低于VCV组,动态顺应性明显高于VCV组。结论 在Trendelenburg体位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PCV-VG能够提供比VCV更低的峰值吸气压力和更大的动态顺应性,对肺通气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耳弥漫性炎性感染伴胆脂瘤行岩骨次全切除术的经验分析
    邹团明, 陈俊明, 刘振, 孙恺, 王博琛, 陈抗松, 虞幼军
    2020, 20(04):  517-521.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5
    摘要 ( )   PDF (31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介绍中耳弥漫性炎性感染伴胆脂瘤行岩骨次全切除术中用带蒂颞肌瓣充填中耳乳突腔但不封闭外耳道的方法及观察术后效果。方法 对6例成人单侧中耳弥漫性炎性感染伴胆脂瘤患者行岩骨次全切除术,行耳甲腔成形,用带蒂颞肌瓣充填中耳乳突腔,同时封闭咽鼓管,但未封闭外耳道,观察术后并发症,干耳时间。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所有6例患者术后均无脑脊液耳漏,无脑膜炎等颅内感染,4例患者术后3个月干耳,2例患者术后6个月干耳,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胆脂瘤局部复发,但无耳流脓,予定期耳内镜下清理。结论 岩骨次全切除术是治疗中耳弥漫性炎性感染伴胆脂瘤的有效方法,用带蒂颞肌瓣充填中耳乳突腔,封闭咽鼓管,可有效地防止相关并发症发生及中耳乳突再发感染,不封闭外耳道口有利于术后随访清理。
    CO2激光内镜下切除早期不同类型喉癌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分析
    吕凌燕, 黄萌萌, 王玉芝, 王兴杰
    2020, 20(04):  522-526.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6
    摘要 ( )   PDF (126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光纤CO2激光技术治疗早期喉癌的效果、经验和并发症分析。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早期喉癌(T1~T2)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取光纤CO2激光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以及并发症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术中没有发生误伤、大量出血等并发症。2年术后随访,复发11例(12.50%),复发时间16.8±8.9个月。局部复发10例(11.36%):5例采用再次TLM(1例Ⅱ型、1例Ⅲ型、3例V型),2例采用RT治疗,1例环状软骨上型采用开放性手术,2例实施全喉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病理分期、前连合侵犯、肿瘤侵犯深度与复发之间相关(分别为P=0.035、P=0.017、P=0.025)。其他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激光技术治疗老年早期喉癌具有喉功能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特点;病理分期、前连合侵犯、肿瘤侵犯深度与复发有关联。
    替莫唑胺治疗难治性垂体腺瘤
    冯子泽, 伍益, 李智斌, 董家军, 古机泳, 彭逸龙
    2020, 20(04):  527-530.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7
    摘要 ( )   PDF (26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在难治性垂体腺瘤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3例难治性垂体腺瘤患者,包括1例侵袭性无功能腺瘤,1例肢端肥大症,1例库欣病,总结其临床过程及应用替莫唑胺治疗后的效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侵袭性无功能腺瘤患者经12个月替莫唑胺治疗,肿瘤明显缩小,随访1年,未见肿瘤进展;肢端肥大症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随访3月,肿瘤有所缩小,激素水平无明显下降;库欣病患者经过4个月治疗,肿瘤无明显变化,激素水平无下降。结论 替莫唑胺在控制难治性垂体腺瘤大小可能有一定作用,但短疗程的治疗对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病患者的激素水平控制效果不理想,日后仍需继续研究。
    互联网+医联体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空巢老人家庭精准康复平台的构建
    郑伟坤, 汤俊芬, 戈涛, 蔡维山
    2020, 20(04):  531-53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8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互联网+医联体模式为依托、在空巢老人群体中建立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家庭精准康复平台的可行性,并考察该平台的促康复效能和医疗效益。方法 以在我院行首次单侧TKA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随诊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实验组29例,借助以互联网通讯和医联体网络为基础的家庭康复平台进行康复指导,配合我院门诊随诊;对照组24例,予常规我院门诊随诊,门诊医生遵指南行康复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日常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术后6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HSS、SF-3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6月HSS评分、SF-36评分、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74±3.44 vs. 84.24±3.52; 735.06±11.68 vs. 725.88±9.80; 99.58±4.06 vs. 95.68±3.66;P<0.05)。结论 依托互联网+医联体模式在空巢老人群体中构建TKA术后家庭精准康复平台切实可行,可有效改善该群体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有利于医患沟通。
    综述
    局麻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李佳奇, 姜海平
    2020, 20(04):  535-539.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29
    摘要 ( )   PDF (12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股沟疝在老年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在手术术式、麻醉的选择时需要更加谨慎,更有针对性,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本文将回顾腹股沟疝手术的发展简史,探讨各种腹股沟疝手术的发展历程,并着重讲述局麻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各种代表术式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研究进展。笔者所在科室近10年开展局麻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已有五百多例,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及自身手术经验,对局麻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Neuropilins在肿瘤中的多功能作用机制
    刘想梅, 徐卫国
    2020, 20(04):  540-544.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0.04.030
    摘要 ( )   PDF (12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纤毛蛋白(NRPs)是一种调控胚胎组织发育、体内稳态以及癌症进展的跨膜糖蛋白。这篇综述讨论NRPs在各种癌症中的功能及其潜在机制,重点是NRPs在多功能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传导途径、上皮-间质转化(EMT)、癌症干细胞(CSC)特性和药物抵抗调节中的作用,探讨NRPs调节作用如何促进细胞可塑性、肿瘤进展及转移。最后,讨论了NRPs在靶向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