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2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2-12-20
    专家论谈
    脾外科相关性疾病微创治疗和研究
    彭兵 吴仲
    2012, 12(06):  401-402. 
    摘要 ( )   PDF (3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SIAH2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吴珏堃 唐勇 邱万寿
    2012, 12(06):  403-406. 
    摘要 ( )   PDF (63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人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IAH 2的表达情况, 探讨SIAH2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10 例乳腺癌及癌旁石蜡包埋组织中SIAH2, Western blotting 检测35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IAH 2的蛋白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上述标本中SIAH 2 mRNA的表达并比较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IAH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中SIAH2蛋白表达量( P< 0.05);乳腺癌组织中SIAH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中SIAH2 mRNA蛋白表达量( P< 0.05)。结论 SIAH 2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通过将SIAH2作为靶点可为防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连贵勇 王铭辉
    2012, 12(06):  407-409. 
    摘要 ( )   PDF (4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HOTAIR的表达情况。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了解HOTAI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OTAI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比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OTAIR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HOTAIR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两种体外培养兔膀胱变移上皮细胞方法的比较
    刘杰 王伟 李刚 覃庆平 卢启海 杨剑文
    2012, 12(06):  410-412. 
    摘要 ( )   PDF (6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膀胱变移上皮细胞的优缺点,探索简单、高效培养膀胱变移上皮细胞的方法,为膀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培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进行兔膀胱变移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特点,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了解细胞生长的基本规律。结果 培养的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典型形态,生长曲线呈“S”形,角蛋白(CKAE1/AE3)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阳性,波形蛋白染色阴性。结论 组织贴块法和酶消化法均能成功培养出兔膀胱变移上皮细胞。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时间长,但是成功率高。酶消化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细胞,但是操作步骤多,细胞容易污染或损伤。
    “井”形金属网对松质骨成像质量的影响
    何杰民 梁安婧 彭焰
    2012, 12(06):  413-414. 
    摘要 ( )   PDF (6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索金属网的散射线对松质骨组织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5例成人股骨颈段上分别放置网格大小不同的“井”形金属网,透视并保存图像, 并在相同条件下移开“井”形金属网透视并保存图像。结果 X线透视穿透金属网时产生的散射现象使骨小梁成像质量下降。结论 散射线可影响松质骨的成像质量。
    临床研究
    CT和MRI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
    陈玥瑶 林笑丰 谢明伟 胡辉军 余太慧 易志龙
    2012, 12(06):  415-417. 
    摘要 ( )   PDF (7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MSCT及MRI表现。结果 18例胰岛素瘤除1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最大径0.3~2.0 cm。MS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结节,MRI平扫病灶呈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或稍高信号。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和门脉期强化降为等密度。 结论 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反映了胰岛素瘤的病理特点。MSCT动态增强应作为胰岛素瘤首选筛查手段,合理使用MSCT动态增强与MRI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胰岛素瘤的检出率。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
    庄哲宏 余小舫 郑锦锋 张悦 鲍世韵 张卓
    2012, 12(06):  418-420. 
    摘要 ( )   PDF (50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ERCP(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ST(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或和]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6年-2009年间420例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EST(或和)LC的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0例患者中成功行ERCP+EST碎石取石者398例, 成功率94. 7%,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52例,胰腺炎8例, 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肠穿孔。57例患者既往已行胆囊切除,余363例患者中,185例行ERCP+EST取石术后序贯行LC,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2例,5例LC后影像学复查提示胆总管残存结石,再次行ERCP取石。311例患者获得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随访率74.0%,16例复发,复发率为5.1%。结论:ERCP+EST(或和)LC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目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复发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林泽伟 刘晓平 刘吉奎
    2012, 12(06):  421-423. 
    摘要 ( )   PDF (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外院转入(16例)及本院发生的(7例)LC致胆道损伤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小裂口损伤或胆管横断伤,予经裂口放置T管支撑引流或对端一期缝合并放置T管支撑引流(7例);术后诊断胆管小裂口或横断伤,可行腹腔置管引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3例)、择期行胆管断端对端吻合或胆肠吻合并留置支撑管引流(13例),术后支撑管安放6-12个月(中位时间8个月),随访时间1-6年。其中19例恢复良好,3例术后偶发胆管炎,1例胆道狭窄。 结论 术前把握LC指征、术中辨认胆囊三角关系、操作轻柔是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及时发现胆道损伤、选择适宜的修复时机、修复方式及请经验丰富的胆道医师实施手术可降低术后胆道狭窄的发生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胃肠减压管的改进
    马靖 臧娴 商昌珍 黄泽坚 张克林 陈亚进 张磊
    2012, 12(06):  424-425. 
    摘要 ( )   PDF (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报告一种改进后的胃肠减压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成功施行的7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胃肠减压管行如下改进:在通常使用的胃管基础上增加3~4个侧孔,达到同时引流输入袢及残胃腔的目的。结果 全组77例患者术后6例发生外科并发症,其中胰漏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腔出血1例,无病例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和胆漏。结论 应用改进后的胃肠减压管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是有益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式的探讨
    张向东 陈元岩 李天翔
    2012, 12(06):  426-427. 
    摘要 ( )   PDF (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PA)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7 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小切口腹腔引流术组(B组),常规治疗+早期开腹手术组(C组),常规治疗+延期开腹手术组(D组)。观察比较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B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较其他组有明显降低(P<0.05);D组在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较A、C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行小切口腹腔引流术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
    青少年胆囊结石患者游离血红蛋白分析
    熊刚 张 悦 李晓军 陈 阳 刘树旺 余小舫
    2012, 12(06):  428-429. 
    摘要 ( )   PDF (3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 要 目的:分析青年期胆囊结石病与溶血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门诊及院内会诊病例及同期体检者共63例,分析检测35例青年期胆囊结石患者及28例对照组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并对两组溶血性贫血筛查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均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结石组阳性率达54.3%(19/35),其中地中海贫血1例;对照组阳性率21.43%(6/28)。结石组与对照组溶贫筛查结果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入选病例均无贫血患者,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期胆囊结石病患者中溶血性疾病发病率高,溶血性疾病可导致青年期胆囊结石的发生。
    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在结肠病变应用中的诊断价值
    刘欣 孟志华 张俊安 李小英
    2012, 12(06):  430-432. 
    摘要 ( )   PDF (6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临床连续纳入70例怀疑结肠息肉(肿瘤)的患者及常规PET/CT检查发现肠道局灶性浓聚患者。患者注射18F-FDG(0.1mCi/Kg)60分钟后进行第一次非造影扫描。扫描结束后,行结肠空气造影扫描。所有患者行电子纤维肠镜检查,非造影扫描及空气造影扫描图像影像诊断均分别与电子纤维肠镜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对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70例患者电子肠镜共发现23处恶性肿瘤病灶,15处息肉等良性病灶,其中常规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6.96%,对息肉的诊断诊断灵敏度为46.67%。结肠空气造影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5.65%(22/23),对良性息肉的诊断灵敏度为86.67% (13/15)。11个息肉在造影后显示病灶形态更为清晰(73.33%)。1例患者造影后显示肠道内瘘清晰。23例患者在结肠空气造影PET/CT检查后对常规PET/CT检查报告做出了较大修改,占32.86%(23/70)。结论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能提高结肠良性息肉的检出灵敏度,能较好的鉴别生理性浓聚,提高诊断特异度;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对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肿瘤侵犯转移情况优于非造影检查,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可以作为常规PET/CT扫描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性的初步探讨
    贾海霞 曹腾飞 夏婷
    2012, 12(06):  433-434. 
    摘要 ( )   PDF (3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并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及Luminal型乳腺癌超声表现,以及超声影像学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三阴性乳腺癌以及260例Luminal型乳腺癌初诊超声形态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的特征性表现为圆形/椭圆形( P= 0.000)、边缘清晰( P=0.021 )、肿物内部回声(P=0.000)、后方声影(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肿物内钙化(P=0.24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超声对于筛查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一定优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周东军 张圣祥 朱社云
    2012, 12(06):  435-437. 
    摘要 ( )   PDF (5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和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02月至2012年0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5例,均行乳腺癌简化根治性手术,根据患者乳腺癌分期、术中腋窝淋巴结状态,对其中32例患者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采用Auchincloss法,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手术时间平均为150min;出血量平均约65ml;术中清扫淋巴结并经病理检出平均为16枚.术后对本组32例患者全部进行了6月-3年跟踪观察和随访,发现本组32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异常的有4例,其中主要表现麻木、感觉缺失、袜套感、蚁行感3例,烧灼样疼痛1例,经局部理疗、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多在1-2月内恢复;在随访期间未见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安全可行的,手术不复杂,术后也不会增加局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既可保存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的感觉功能,又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先天性巨结肠的腹腔镜治疗体会
    伍耀豪 邓小耿 曾乐祥 张杰 周嘉嘉 邱荣林
    2012, 12(06):  438-439. 
    摘要 ( )   PDF (3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腹腔镜Swenson手术,其中短段型3例,普通型8例,长段型1例。结果 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切除痉挛段和扩张段病变肠管送病理检查,其中最短者约15cm,最长者约60cm。术后病理均显示符合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尿潴留、肛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排便功能恢复良好,而且无失禁和便秘症状。结论 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局部浸润麻醉在超普疝装置修补腹股沟疝的应用
    袁柏祥 隋梁 李亮
    2012, 12(06):  440-442. 
    摘要 ( )   PDF (5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应用超普疝装置(UHS)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过程中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不适感及预防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发生的方法。方法 采用2%利多卡因15ml与0.75%布比卡因5ml或1%罗派卡因10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65ml的混合液为浸润麻醉药。分离腹膜前间隙之前向间隙内注射以上配制的局麻药10-15ml进行浸润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缝合固定补片结扎缝线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结果 分离腹膜前间隙时感觉有明显疼痛的患者(NRS评分≥4):A组(未向腹膜前间隙注射局麻药)为100%(20/20), B组(向腹膜前间隙注射局麻药)为7.79%(6/77),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手术过程中缝合固定补片结扎缝线时有18.56%(18/97)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当拆除结扎有疼痛感的缝线后,该处的疼痛感立即消失。但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强度、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离腹膜前间隙之前向间隙内注入局麻药进行浸润麻醉的方法,可以明显减轻分离腹膜前间隙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适感;采用局部麻醉,术中可与患者交流互动,能有效避免缝扎神经或骨膜所致的术后疼痛。因此,采用恰当的局部麻醉和手术操作方法,可以明显减轻超普疝装置修补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及术后患者的痛苦不适。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23例体会
    朱勇军 朱畅 夏利刚
    2012, 12(06):  443-444. 
    摘要 ( )   PDF (50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切除的经验。方法:对2010.02~2012.02间我院23例均诊断为GST( 直径<5cm) 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予以手术切除治疗。结果:23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予以局部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45min-110min,平均(65.9±7.3)min;术中出血量:5ml-35ml,平均(13.9±8.4)ml;术后住院天数:4d-8d,平均(6.1±1.4)d。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GSTs具有术中定位准确、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对比研究
    毛建雄 裴洪岗 肖东 李苏伊
    2012, 12(06):  445-447. 
    摘要 ( )   PDF (5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美克尔憩室伴出血28例,其中传统手术15例,腹腔镜辅助下手术13例。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差别。结果 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传统手术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的住院费用虽较传统术后稍高,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4例,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1例,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极好方法。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和MRI表现
    王东烨 李勇 蔡兆熙 沈君
    2012, 12(06):  448-450. 
    摘要 ( )   PDF (5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 结果 1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右侧7例,左侧4例,双侧1例,共13个病灶。肿瘤最大径为2~9cm,边界清楚,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的CT和MRI表现与瘤内脂肪组织和类骨髓组织所占的比例相关;脂肪组织在CT表现为低密度,CT值为-120Hu~-30Hu,MRI T1WI和T2WI上都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下降;类骨髓组织CT值为20Hu~45Hu,在M RI与肝脏的信号强度相似;增强扫描,瘤内脂肪组织不强化,类骨髓组织可呈轻度至中度强化。1例肿块见出血灶,3例肿块见钙化灶,4例肿块见坏死灶。1例肿块伴发于左侧肾上腺腺瘤上。 结论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经锁骨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20例体会
    何文广 曾宪成 姚金科 黄延年
    2012, 12(06):  451-452. 
    摘要 ( )   PDF (4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甲状腺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价值。方法 对20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等实施了经锁骨下甲状腺手术。结果全组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颈部切口手术,术后无声嘶,无饮水呛咳,无手足麻木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经锁骨下小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具有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恢复快,易掌握。
    睾丸扭转32例诊治体会
    覃庆平 王伟 李刚
    2012, 12(06):  453-454. 
    摘要 ( )   PDF (47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 要】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法复位1例。手术探查31例,8例保留患侧睾丸,23例切除。术后随访1~2年,3例患侧睾丸不同程度萎缩;11例患者生精功能下降。结论 对于青少年患者阴囊急症,首诊医生应高度警惕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复位是治疗的关键。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
    曹亮辉 康良
    2012, 12(06):  455-456. 
    摘要 ( )   PDF (3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至2011年间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4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行闭式引流,2~5天后拔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拔管前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已大部分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2例引流无效改为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有2例术后血肿复发,4例出现颅内积气。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类患者的首选方法。
    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叶俊杰 张光明 王建炜 邝炯祥 肖学军 戈涛 杨运发
    2012, 12(06):  457-459. 
    摘要 ( )   PDF (80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对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失败原因回顾性分析,探讨避免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闭合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8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52~79岁,平均65岁。均为闭合性脆性骨折,X线提示均有中到重度骨质疏松症,按骨折类型:AO分型32-A1二例,A3一例,B2二例,B3二例,C1一例;SeinsheimerⅡC型 2例,ⅢA型 3例,Ⅳ 型1例,Ⅴ型1例。均采用微创闭合复位下髓内钉固定术。结果 术后失败原因包括骨折内翻畸形2例,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4例,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2例;其中于术后未负重出现内固定失败5例,负重后出现内固定失败2例。结论 股骨粗隆下是内侧骨皮质为高压力带,外侧皮质张力大,是一个高机械应力集中的区域,采用髓内固定时,术中仍应注重股骨内侧皮质稳定性,术后应根据骨折类型、股质量、骨愈合等情况作预防性措施,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经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卢长巍
    2012, 12(06):  460-462. 
    摘要 ( )   PDF (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路分节段减压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忠羡 付朝华 梁胜根 范全 薛忠林 谢清华 赵振东 原向伟
    2012, 12(06):  463-465. 
    摘要 ( )   PDF (6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7 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减压术的连续性资料,其中21例3节段患者采用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6例4节段段患者采用保留5椎体的切除颈4、6椎体的分节段减压。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JOA 评分改善率,节段性前突角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10~230min,平均155min;术中失血约150~650mL,平均325.5mL;术后颈椎X-RAY提示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6个月植骨融合率91.8%。无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折断、脑脊液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JOA评分为( 13.6±1.9) 、(14.0±1.6)分,术后3、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53.4%、58.9%。节段性前突角度术前(9.68±3.2)°,术后(16.52±2.2)°。 结论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提倡。
    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闫伟强 贺西京 张敏 黄远翘
    2012, 12(06):  466-468. 
    摘要 ( )   PDF (7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和切开复位内固定舟骨骨折同时修复损伤韧带的临床研究。方法:2005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患者13例,通过病史、体征结合X光及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采用切开复位腕骨内固定舟骨骨折,同时修复腕骨间韧带,克氏针暂时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受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舟骨骨折完全愈合,未发现有舟骨近端及月骨缺血性坏死发生,手术前后对腕关节采用Cooney临床评分系统,术后13例患者Cooney评分75-95分,平均87分,优良率可达84.6%。结论:通过病史、体征结合X光及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结合腕骨间韧带修补及克氏针暂时内固定可防止部分腕骨缺血坏死及腕骨间不稳、腕骨高度塌陷,降低了远期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综述
    恶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
    许鹤洋 褚忠华
    2012, 12(06):  469-472. 
    摘要 ( )   PDF (4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恶性肠梗阻是指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通常是结直肠癌以及妇科恶性肿瘤晚期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只有4~9个月。目前治疗恶性肠梗阻包括手术、置入可扩式支架、药物治疗,以及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和鼻胃管引流。除此之外,由于患者一般体质较差,还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不过该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就目前恶性肠梗阻的多种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作一定的评估。
    临床论述
    不同部位食道癌根治术前后患者肺功能状态研究
    李依群 梁瑞韵
    2012, 12(06):  473-474.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食道癌根治术后病人肺功能的改变以及不同部位食管癌对病人肺功能影响程度的差异。方法 自2009年至2010年80例食道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不同部位进行分组,上段食道癌组10例,中段食道癌组39例,下段食道癌组31例。测定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情况,对两组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0例病人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下降,经术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及最大通气量(MVV%)测定,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食道癌切除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下降,但不同部位食道癌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表明不同部位食道癌对肺功能差异无显著影响。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糖尿病后尿动力学变化
    钱四海 肖凤英
    2012, 12(06):  475-476. 
    摘要 ( )   PDF (3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糖尿病后尿动力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尿动力学的改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动力学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治疗后比较,后者尿动力学中FDV、PVR及Pmax改善更为明显,前列腺体积缩小更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糖尿病安全有效,其尿动力学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临床研究
    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134例
    张伟 李楚强
    2012, 12(06):  477-478. 
    摘要 ( )   PDF (7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摘除结肠息肉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将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电子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1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摘除了134例共198颗结肠息肉,成功率100%。术后出现少量便血者6例,无肠道大出血,肠穿孔,发热及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严格遵守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对较大肠道息肉摘除加用尼龙圈套,可获得较高切除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论述
    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与肾盂积液的鉴别方法
    何自浪
    2012, 12(06):  478-479. 
    摘要 ( )   PDF (5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中肾盂旁囊肿与肾盂积液的鉴别。 方法:对拟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的18名患者进行术前同侧输尿管置入输尿管导管,术中经输尿管导管注入亚甲蓝确认肾囊肿与肾盂积液。 结果:18例患者中有15例确认为肾盂旁囊肿,顺利行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术中确认为肾盂积液,改行开放探查手术,发现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8例患者均无出现术后肾盂、输尿管狭窄,治愈出院。 结论:肾盂旁囊肿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中经输尿管导管注入亚甲蓝能简单、直接、有效地反映出囊肿与肾盂的关系,避免出现将肾盂积液误认为肾盂旁囊肿作肾盂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尿漏、肾盂输尿管狭窄、闭锁、肾功能衰竭等情况,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
    术前护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
    吴颖 吴琛 林敏
    2012, 12(06):  480-481. 
    摘要 ( )   PDF (37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介入术后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 把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并择期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三天内排便率为68.6%,对照组三天内排便率为37.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并择期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采取积极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术后排便率,从而避免患者因便秘而诱发的并发症。